歷史沿革
郁南縣是山區(qū)縣,又是沿江縣,得江河之利,開拓較早。秦屬桂林郡,漢隸蒼梧郡,初為端溪縣轄地。
西晉太康元年(280年),在端溪縣域中分出都羅縣(縣治在今郁南都城鎮(zhèn))和武城縣。隸屬蒼梧郡管轄。
東晉永和五年(349年),在端溪縣域中分出晉化縣(今南江口、南瑤地域)。后都羅、晉化兩縣改隸晉康郡(治設(shè)元溪縣,今德慶縣東)。
南朝宋元嘉年間(424~453年), 都羅、武城兩縣合并,易名為都城縣(都城之名,由此而來),又從端溪縣分出安遂縣(縣治是今郁南連灘鎮(zhèn))。南朝南齊年間(479~502年),從端溪縣分出威城縣(縣治是今郁南建城鎮(zhèn))。
南朝梁普通四年(523年),在古羅水(即文昌水)流域內(nèi)設(shè)羅陽郡,今郁南縣域有部分被劃入該郡。隋初,羅陽郡改為羅陽縣。
開皇九年(589年),都城縣因晉康郡廢,改隸蒼梧郡。
開皇十二年(592年),晉化、威城兩縣并入都城縣。
開皇十八年(598年),羅陽縣改名正義縣。
大業(yè)三年(607年),正義縣并入永熙郡的瀧水縣。安遂縣也同時轉(zhuǎn)隸永熙郡。
唐朝推行州縣制。都城縣改隸康州,安遂縣則從永熙郡改隸康州,并改名晉康縣。
宋開寶五年(972年),都城、晉康兩縣并入端溪縣,隸屬廣南東路德慶府。
元朝沿用宋制。只是德慶府改名德慶路。今郁南縣仍是德慶路的轄地之一。
明朝,德慶路復(fù)名德慶府,不久德慶府降為德慶州,隸屬肇慶府。
萬歷五年(1577年),瀧水縣劃出“西山大峒”(郁南縣境東南部原瑤、壯少數(shù)民族聚居區(qū)),德慶州劃出都城鄉(xiāng)(郁南縣境都城、平臺、桂圩鎮(zhèn))建置西寧縣,縣城為太平都(今建城鎮(zhèn))。隸屬羅定州。
萬歷十四年(1586年),從信宜縣劃出定康、信豐、從善、感化和鎮(zhèn)南5個都撥歸西寧縣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原析自信宜的定康、信豐、從善、感化4個都還隸信宜。
民國三年(1914年)1月,由于西寧縣和青海省的西寧市同名,且郁南縣位于古郁水(西江)之南,于是改名郁南縣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郁南縣隸西江專員公署。1950年4月,郁南縣人民政府駐地由今建城遷駐都城。
1958年11月,郁南縣、羅定縣合并;取名羅南縣,隸江門專員公署。
1959年1月,羅南縣改稱為羅定縣。
1961年4月,中共肇慶地委決定恢復(fù)郁南縣建置。1977年,郁南縣隸肇慶專員公署。1979年,肇慶地區(qū)專員公署改名肇慶地區(qū)行政公署,郁南縣又隨之而改隸。
1988年1月7日,廣東省實行市管縣的體制,郁南縣即歸肇慶市人民政府統(tǒng)屬。
1994年4月,國務(wù)院批準設(shè)立地級云浮市,郁南縣劃歸云浮市管轄。
行政區(qū)劃
全縣轄15個鎮(zhèn),總面積1962.16平方千米,2022年末全縣戶籍總?cè)丝?2.94萬人,常住人口37.34萬人 。
1979年,全縣轄1個鎮(zhèn)(都城鎮(zhèn))和18個人民公社(平臺、附城、桂圩、羅順、建城、寶珠、通門、大方、大全、大灣、千官、河口、連灘、歷洞、東壩、宋桂、南江口、羅旁公社);
1983年,全縣轄1個鎮(zhèn)(都城鎮(zhèn))和18個區(qū)(平臺、附城、桂圩、羅順、建城、寶珠、通門、大方、大全、大灣、千官、河口、連灘、歷洞、東壩、宋桂、南江口、羅旁區(qū));
1987年,全縣轄13個鎮(zhèn)(都城、平臺、桂圩、通門、建城、羅旁、千官、大灣、河口、宋桂、東壩、連灘、南江口鎮(zhèn))和6個鄉(xiāng)(附城、羅順、寶珠、大方、大全、歷洞鄉(xiāng));
1989年,撤銷附城鄉(xiāng)建制,其行政區(qū)劃歸都城鎮(zhèn)管轄;
1993年,全縣轄18個鎮(zhèn)(都城、平臺、桂圩、羅順、通門、建城、羅旁、寶珠、大方、大全、千官、大灣、河口、宋桂、東壩、連灘、歷洞、南江口鎮(zhèn)),32個社區(qū)、177個行政村;
2003年,大全鎮(zhèn)并入千官鎮(zhèn),羅順鎮(zhèn)并入桂圩鎮(zhèn),羅旁鎮(zhèn)并入建城鎮(zhèn);
至2023年,全縣轄15個鎮(zhèn)(都城、平臺、桂圩、通門、建城、寶珠、大方、千官、大灣、河口、宋桂、東壩、連灘、歷洞、南江口鎮(zhèn)),23個社區(qū)、177個行政村??h人民政府駐地都城鎮(zhèn)。